張家界最受歡迎的旅游網(wǎng)站!
  • 全站
  • 線路
  • 景點
  • 酒店
張家界旅游導游網(wǎng) 官方網(wǎng)>>城市概況

英杰輩出 各領風騷(三)

2012年04月23日 來源:www.ctzlsbc.com 編輯:33519.com
張家界導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第三節(jié)
能工巧匠  才冠群倫
  湘菜大師——石蔭祥
  石蔭祥,湖南長沙市人,省勞動模范。十五歲加入長沙老店曲園廚下學徒,拜名廚史玉和先生為師,從此一生系于湘菜,技藝精進。長期在省委接待處擔任烹飪主理和技術顧問,曾先后為來湘視察和工作的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華國鋒、胡耀邦、王震、彭真、喬石等中央領導同志服務,備受稱譽。七十年代以來,以繼承傳統(tǒng)、弘揚湘菜為己任,開始整理湘菜譜系。經(jīng)十幾年寒霜暑熱,撰《湘菜集錦》等湘菜專著四部,文字近百萬,得酬平生之志。1991年被省政府授予“湘菜大師”至高榮譽。
  湖南第一位湘繡工藝美術大師——楊應修
  楊應修(1912-1993),工業(yè)美術家,寧鄉(xiāng)人。他創(chuàng)作設計的繡稿,達數(shù)千幅之多。主要作品有“三湘花爛漫”、“百鳥朝鳳”、“獅”和“虎”等。有《楊應修輯》、《白描花卉寫生集》等冊出版。在1979年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chuàng)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上,被授予工藝美術家稱號。1988年被譽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是湘繡史上的第一位。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潘摯滋曾題詩,稱贊他的作品“機參造化筆通靈,花鳥魚蟲俱有情。萬壑千巖隨心出,且容先生策杖行。湘繡天下久聞名,尺幅粉本苦經(jīng)營。飛針走線有纖手,論功第一是先生”。
  繡制出世界最大湘繡的工藝美術大師——江再紅
  江再紅,女,1968年生,高級工藝美術師,大專,長沙市開福湘繡研究所總經(jīng)理。系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中國刺繡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湘繡美術刺繡工作,主要參與創(chuàng)作的作品((毛澤東一生走過的路》被毛澤東紀念館作為國家文物永久性收藏;2004年繡制的雙面繡《陰功軸》(整面積5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湘繡,在法國參展時,被譽為“驚世之作”;其作品《雄獅》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杯金獎。2006年被國家發(fā)改委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9幣”榮譽稱號。
  創(chuàng)湖南刺繡針法最多的刺繡大師——李靜
  李靜,湖南長沙人。她從1992年開始,根據(jù)不同圖案的表現(xiàn),新創(chuàng)了刺繡針法12種,她一人新創(chuàng)的針法數(shù)量竟然等于傳統(tǒng)針法的六分之一。李靜18歲時即以高超的刺繡技藝被選拔到湖南龍騰工藝服飾有限公司刺繡班,2006年被評選為湖南刺繡大師。李靜開創(chuàng)的針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壘針”、“扁金銀”和“包凸繡”,將傳統(tǒng)湘繡的表現(xiàn)形式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發(fā)明的“疊珠繡”
更是對傳統(tǒng)湘繡用材的突破,成為湘繡行業(yè)近百家企業(yè)中獨有的一個新品種。
  最早關注洞庭湖濕地保護的攝影師——傅萬泉
  傅萬泉,1956年11月生,長沙人,自幼酷愛書法美術。1974年參軍,1980年開始攝影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作品,1983年在新疆部隊任專職攝影干事,多次立功受獎。1988年轉(zhuǎn)業(yè)長沙,服務于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從事《湖南國際金融》雜志、《中行存匯》報美編等對外宣傳工作。2005年至今為職業(yè)攝影師。從影20多年來,在《解放軍報》、《民族報》、《中國攝影報》、《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香港《鳳凰生活》等全國及省級報紙雜志發(fā)表作品2000多幅,先后有100多幅作品在國家級省級攝影比賽中獲獎。在長沙舉辦了《荷韻》、《美麗家園洞庭濕地》專題攝影展。拍攝《湖南旅游》、《百里茶廊》專集和參與拍攝大型宣傳冊10多冊。國家一級攝影師,《湖南之最》特邀攝影師。
  中國花炮行業(yè)代表性傳承人——鐘自奇
  鐘自奇,高級工藝美術師,被稱之為“瀏陽花炮之子”。2009年6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東信煙花集團董事長鐘自奇榜上有名,成為國內(nèi)花炮行業(yè)唯一代表人,也是瀏陽第一個獲得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的個人。他繼承了發(fā)揚瀏陽花炮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和花炮文化,并不斷總結經(jīng)驗,推陳出新,通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和努力,鐘自奇及其所在公司在吸收傳統(tǒng)花炮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一系列新產(chǎn)品和新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整個花炮行業(yè)的發(fā)展和花炮文化的廣泛傳播。
  新中國第一代“苗家女鼓王”——龍英棠
  龍英棠,1928年出生于吉首市,是公認的新中國第一代“苗家女鼓王”,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龍英棠跳鼓舞在全國出了名,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點名讓龍英棠赴北京表演。在中南海懷仁堂,龍英棠參加了為毛主席等中央首長安排的專場演出。1958年,中南民族學院藝術系特聘她為客座教授,去武漢教授苗家鼓舞。
  湖南第一小生——張富光
  張富光,1957年出生,郴州人,國家一級演員,是目前湘昆界的領銜者,第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富光扮相儒雅雋秀,表演沉穩(wěn)大氣。他巾生、武小生、翎子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小冠生、鞋皮生、武小生見長,經(jīng)30余年舞臺磨煉,蜚聲海內(nèi)外,被譽為“湖南第一小生”,中國昆劇界文武兼?zhèn)涞男∩輪T。代表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追魚記》、《蘇仙嶺傳奇》、《一天太守》、《霧失樓臺》等。其中《一天太守》在1987年還由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拍成昆劇藝術片《瘋秀才斷案》。
  三湘壇一絕的玻璃吹藝人——田儒龍
  田儒龍,出生于1938年,鳳凰縣城沱江鎮(zhèn)人。他的玻璃吹藝術既有國藝術的凝重,又有玻璃吹的瀟灑;既有國傳統(tǒng)技法的繼承,又有現(xiàn)代藝術的特色。平淡、凝重、深沉、虛實相間,形成了他玻璃吹的鮮明特色。而今,他的玻璃吹已成為三湘壇一絕,享譽省內(nèi)外,備受國內(nèi)外名家的贊賞。他的玻璃吹多次參加省內(nèi)外及全國舉辦的工藝美術展覽,并有多幅作品為中國院收藏。
  華夏一絕的民間紙扎藝術家——聶方俊
  聶方俊,1936年生,鳳凰人。聶從小受到父輩聶伯謀紙扎藝術的熏陶,仔細觀察父親紙扎各種生物的藝術形態(tài),特別是聶氏紙扎獅龍的點睛之筆。聶伯謀退休后子承父業(yè),集眾家之長,出聶氏之新。制作出各類飛禽走獸、花鳥人物。神形備之,獨樹一幟,堪稱華夏一絕。他的紙扎藝術已蜚聲海外,作品也已漂洋過海。他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藝術家”稱號。他的紙扎藝術為古稀之年的生活充滿了歡樂,也為古老文明的邊城鳳凰增添了一道風景
  中國第一個剪紙博物館的創(chuàng)立者——秦石蛟
  秦石蛟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的一個剪紙世家,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的副會長,曾組織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剪紙博物館——華夏剪紙博物館,其創(chuàng)研成功的“交織套色剪紙”已獲國家專利。2004年全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剪紙邀請賽上,他被評為“全國十大神剪”之一,新聞媒體稱之為“剪神”。“無稿折剪”是秦石蛟剪紙的最大特點,他剪紙時從來不看稿子剪,而是在剪紙的過程中邊折紙邊剪,集民間剪紙和現(xiàn)代剪紙的技法于一體,把紙“薄、易、折”的特質(zhì)發(fā)揮得淋漓盡致。2000年7月,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剪紙博物館——華夏剪紙博物館,位于望城縣旺旺東路654號。館藏作品1.5萬件,包括全國歷年出版的剪紙專著360部和20多個省市的民間剪紙、現(xiàn)代剪紙原作近萬件,還有一批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鏤空菊花石雕創(chuàng)始人——曹明珠
  曹明珠,1949年生,瀏陽人,其祖孫三代都是菊花石雕藝人。他首創(chuàng)鏤空雕,其手法隨形遐想、著意于心,使菊花石雕作品或假形于物,或寓意于自然,一座座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的菊花石雕工藝品高雅別致、玉潔晶瑩。2004年成功創(chuàng)作了迄今國內(nèi)最大的鏤空作品《竹報平安》。2005年5月8日,其作品《歲歲平安》被省委書記楊正午饋贈給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003年,獲瀏陽政府授予“閃爍在瀏陽河上空的科技之星——能工巧匠”榮譽稱號。
  砂石畫的創(chuàng)始人——李軍聲
  李軍聲砂石畫創(chuàng)始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湖南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張家界市,他經(jīng)過多年鉆研所創(chuàng)立的砂石畫是利用天然彩石、植物等不褪色的自然材料粘貼而成的一種新型種。此集國構圖、西手法,熔版、雕刻和盆景藝術為一爐,具有強烈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又因其作材料源于自然,無任何污染,所以有“綠色種”和“環(huán)保種”的美譽。他的砂石粘貼已獲國家專利權。
  砂巖的創(chuàng)始人——陳楚華
  陳楚華,土家族,湖南張家界人,1946年11月出生。砂巖是陳楚華先生多年潛心鉆研、獨創(chuàng)而出的新種,是中國旅游工藝領域的一朵奇葩,被譽為“環(huán)保種”和“綠色種”。砂巖采用張家界天然砂巖、植物等純天然材料,經(jīng)過磨、洗、曬、篩、分、撒、刮等多種工序,完全按照古法精制而成,它集國、西、版、盆景藝術于一體,具有很強烈立體感和特殊質(zhì)感,被海內(nèi)外收藏者譽為“土家藝術之魂”。2008年被評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湖南飲食文化藝術出國表演第一人——李玉輝
  李玉輝,湖南雙峰人,1984年入行,國家高級中式烹調(diào)技師、湖南省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南省餐飲文化大師、湘菜文化代表人。湖南長沙通程國際大酒店餐廳行政總廚,擅長制作湘菜、川菜、淮揚菜。在通程國際大酒店任職期間,曾多次接待中央領導、重要外賓來湘的用餐宴席及VIP出品接待,一致受到好評。2005年由國務院僑辦組織的“中華四大名廚”之一到北歐四國進行廚藝表演達二十余天,深受外國友人和僑胞稱贊,為中華飲食文化藝術贏得了榮譽,是湖南餐飲界出國表演時間最長、國度最多的人。
  最早將湘萊“農(nóng)家樂”場景模擬引入星級酒店的實踐者——王大明
  王大明,1966年4月出生,株洲攸縣人,中國國賓館協(xié)會副主席、湖南十大經(jīng)營管理專家之一、高級烹飪技師、中共湖南省委接待辦公室蓉園賓館現(xiàn)任總經(jīng)理,是湖南最早將湘菜“農(nóng)家樂”場景模擬引入星城湘匯大酒店的實踐者,其經(jīng)營場景逼真,人氣火爆,一時引起強烈轟動,由此肇始了湘菜“農(nóng)家樂”在星城的發(fā)展。
  最早提出創(chuàng)建湘萊研究機構的烹飪大師——任偉政
  任偉政,1961年11月出生,常德漢壽人。中國烹飪大師,全國烹飪協(xié)會會員,湖南烹飪協(xié)會理事,湘菜文化代表人,湖南省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第一、二、三、四屆中國湖南山鄉(xiāng)美食文化大賽現(xiàn)場總監(jiān)、評委。是最先策劃和提出創(chuàng)建湖南湘菜研究所的烹飪大師,現(xiàn)任湘菜研究所總經(jīng)理。1990年,獲第一屆旅游系統(tǒng)服務技能比賽一等獎,并被授予“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1993年獲全國第三屆烹飪大賽兩枚銀牌;1997年湖南省第三屆烹飪技能比賽獲一金兩銀;1999年獲全國第四屆烹飪大賽金銅獎牌各一枚。

之最關聯(lián)
  沈從文與張兆和的似水姻緣
  蘇州一個名叫張吉友的富商,除了擁有萬頃良田,熱心于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投資教育事業(yè),還因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兒而盡人皆知。后來,這個大戶人家的二女兒張允和嫁給了頗有建樹的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女兒張兆和則嫁給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從文。
  沈從文來自風景秀美的湘西。玲瓏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和多情的個性。這位杰出的小說家和歷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過50多部短篇小說集和6部中長篇小說,是少數(shù)幾個擁有世界性聲譽的現(xiàn)代中國作家之一。青年時代的沈從文就因?qū)戇^一些新潮的白話小說而在文壇嶄露頭角。
  18歲的張兆和聰明可愛,單純?nèi)涡?。兆和身后有許多追求者,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二姐張允和取笑說沈從文大約只能排為“癩蛤蟆第十三號”。1952年夏天,張兆和大學畢業(yè)回到了蘇州的老家。沈從文帶著一大包西方文學名著敲響了張家的大門,二姐允和出來招呼了這位不速之客。聽到兆和去了圖書館,沈從文只好走了。允和讓妹妹大大方方地把沈從文請到家里來,兆和終于鼓起勇氣回請了沈從文。心潮澎湃的沈從文回到青島后,立即給允和寫信,托她詢問張父對婚事的態(tài)度。
  他在信里寫道: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張兆和的父親開明地答:兒女婚事,他們自理。帶著這份喜悅,兩姐妹便一同去了郵局,給沈從文發(fā)電報。允和擬好的電報是:山東青島大學沈從文允。很簡單。兆和的則是:沈從文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一個白話文電報了。
  與沈從文訂婚之后,張兆和為了和心愛的人靠得更緊,只身來到青島,在青島大學圖書館工作。專心于寫作的沈從文在生活上一塌糊涂,一次洗衣服時,兆和發(fā)現(xiàn)了一張揉碎了的當票。原來沈從文把兆和的一枚戒指當了,卻忘了取回。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當時的北平中央公園宣布結婚,但并沒有舉行任何儀式。新居是北平西城達子營的一個小院子,這個媒人是允和做的,所以沈從文一看見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
  新婚不久,因母親病危,沈從文回故鄉(xiāng)鳳凰探望。他在船艙里給遠在北平的張兆和寫信說:我離開北平時還計劃每天用半個日子寫信,用半個日子寫文章,誰知到了這小船上卻只想為你寫信,別的事全不能做。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歷次政治運動都沒有放過沈從文。這些難忘的經(jīng)歷使他的心靈產(chǎn)生了對苦難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堅強地度過了艱辛清貧的歲月。1 988年5月1 0日,飽經(jīng)滄桑的沈以文安詳?shù)仉x開了人世,把無限的眷戀留給了白發(fā)蒼蒼的妻子,就如同留給了人間無限柔美的湘西。
  人民幣設計師周令釗
  周令釗,1919年生。湖南平江人,擅長水粉、美術設計、壁。1935年畢業(yè)于武昌藝專師范科。1947年任教于上海育才學校美術組,1 948年應徐悲鴻先生聘請任教北平國立藝專,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教授。曾為開國大典天安門毛主席像;為國徽、團旗、隊旗設計;為人大會堂湖南廳設計《韶山》湘繡屏,參加人民幣設計,獲榮譽證書;曾獲設計國慶10周年紀念郵票最佳郵票設計獎;全運會團體操背景設計獲金質(zhì)獎章等。
  第一套人民幣誕生于1948年底,是由解放區(qū)印鈔廠自行設計、印刷的。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從1950年開始。當時,有關方找到曾設計過邊區(qū)貨幣的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羅工柳,提出要設計新版人民幣,而羅就找了周令釗作搭檔。
  接到任務后,周令釗瞞著家人,住進了北京印鈔廠。在分工上,羅工柳總負責,周令釗則負責總體設計。新中國成立不久,周令釗考慮在設計上要突出民族特色,為此他多次跑到故宮、頤和園去臨摹古石雕、石刻、銅器上的花紋和圖案,先后滿了十多個速寫本。他又專門研究了云岡、敦煌石窟的圖案,來豐富自己的設計思路。
  周令釗用得最多的是一種被稱為“唐草”的出現(xiàn)于唐代的紋樣,故宮的窗欞則被他用到了2元幣的背面景框里,敦煌壁中的—飛天”飄帶又成了3元幣背面的邊框。更有創(chuàng)意的是,他把面額數(shù)字用圓圓的紋樣圍了起來,外形極似中國傳統(tǒng)的燈籠。如此一來,每一種幣樣都洋溢著濃郁的中國民族氣息。
  鈔票上的號碼看似簡單,其實也很講究。首先,要把它擺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其次是背景必須用很淡的色彩。這是因為在印鈔廠里,質(zhì)檢員要一張一張看,要是背景色彩太重,時間長了容易累壞質(zhì)撿員的眼睛。第二套人民幣從1分到10元11種幣樣,正反22面中的裝飾紋樣,他都要一個個地出來,并要成與真鈔同樣大小的效果圖……這樣,當?shù)诙兹嗣駧旁O計完,他的眼睛都累壞了。
  第四套人民幣出現(xiàn)毛主席和其他領袖的頭像,可以說是偶然的機會造成的。本來50元和100元券的任務就是突然增加的,設計小組把50元的圖完了:工、農(nóng)、知識分子。那么,100元的什么,這真叫設計小組絞盡腦汁。國慶節(jié)那天,周令釗教授打開了電視機,那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慶,他看到游行隊伍中出現(xiàn)了四輛彩,彩上是已故的四位領導的巨幅像,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一字排開。頓時茅塞頓開,百元券上何不就放上四個領袖的頭像?
  “鈔票的圖景不是藝術家齋里想象的,而是親赴現(xiàn)場,在做了大量的寫生后創(chuàng)作的。”即使是5元券上煉鋼工人的工作服也是照著他去首鋼體驗生活時,鋼廠發(fā)給他的煉鋼服的。
  第三套人民幣的1元券上的拖拉機,是在天津一個國有農(nóng)場找到的。為了細節(jié)的真實,每一個零件都得認真地照著,絲毫不能馬虎。但值得欣慰的是第三套人民幣的5元券,被世界鈔票界公認為是一張杰出作品,在國際鈔票界一次評比中,它被評為“世界紙幣精品”,這張鈔票是設計、繪、雕刻三方面默契配合的產(chǎn)物,是藝術與技術融合的結晶。首先是設計得好:煉鋼工人傾斜的姿勢,給人以動感。手握長長的鋼釬,鋼釬的尖上竟是通紅一點,一下子讓人感到熱浪撲面,鋼水火紅,真是神來之筆。
  湘籍民歌頂極歌手星光熠熠
  當今歌壇尤其是民歌歌手陣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洗牌之后,日前,有媒體給當今民歌陣營排上了一個齊整的座次,呈現(xiàn)出“四大天后”、“四大民旦”、  “四小民旦”爭奇斗艷的競爭態(tài)勢,而在這其中,湘妹子可謂撐起了民歌的半邊天。
  “四大天后”:湘妹子占了一半。無論從實力、臺風還是知名度上來講,彭麗媛都堪稱中國民歌的“大姐大”,她是民族唱法舞臺上的“大青衣”,是中國民歌陣營的第一前鋒且充滿霸氣。緊跟其后的就是“湘妹子”宋祖英和張也了。應該說,宋祖英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從當年的《小背簍》起家,伴隨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十八彎水到我家》、《好日子》,宋祖英可謂如日中天,春節(jié)晚會必上、各地演出搶著要。除了宋祖英,另外一位湘妹子張也也位居“天后”之列。她和宋祖英一并成為“民歌湘軍”的領軍人物。此外,被譽為“用嗓子繡花”的親情歌者于文華也位列民歌“四大天后”之列。
  “四大民旦”:湘妹子做旗手。與“四大天后”一樣,“四大民旦”也少不了湘妹子的身影。湯燦就是其中湘妹子的典型代表。很多人是通過MV認識湯燦的,她的作品相當多,《祝福祖國》、《幸福萬年長》都堪稱精品。引人注目的是,湯燦率先提出了“把民歌演繹出時尚感現(xiàn)代感”的嶄新概念,借此,她確立了自己“新民歌旗手”的醒目位置。此外,入選“四大民旦”的還有曾獲得
  “CCTV - MTV音樂盛典”以及華語歌曲榜中榜兩項大獎的張燕、“穿軍裝的川妹子”李丹陽和以一首《為了誰》紅遍大江南北的祖海。
  “四小民旦”:湘妹子占三席。在“四小民旦”中,單是湘妹子就占據(jù)了三個席位,雷佳、王麗達、諶蓉均榜上有名,與她們同列的還有來自陜西的“回族姑娘”哈暉?,F(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的雷佳,2003年在中國音樂界最高獎“金鐘獎”評選中,她演唱了9首不同風格的歌曲,一舉拿下金獎,從此一路走紅。而從舞臺感覺上來說,湘妹子王麗達當屬現(xiàn)場發(fā)揮型選手。曾在海軍大型音樂劇《赤道雨》中擔當主演的諶蓉,則除了有湘妹子特有的紅辣椒一般的好嗓子之外,還有著扎實的表演功底和絕佳的舞臺感覺。
  袁隆平的快樂人生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省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F(xiàn)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xié)會榮譽主席、湖南省科協(xié)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nóng)業(yè)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下水稻田勞作、給研究生上課、搞超級稻的實驗室研究、開國際學術會議……袁隆平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袁隆平有很多頭銜和榮譽: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先后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和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等8項國際獎勵,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
  對于人們稱他“偉大科學家”,袁隆平顯得誠惶誠恐,他幽默而謙虛地說:“不是偉大,是尾巴大了,尾巴大了也有好處,就是不能翹尾巴。”
  平時,袁隆平喜愛體育,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幾乎每天下午袁隆平都會抽時間打排球。他總結說,自己的好身體,一是歸功于經(jīng)常體育鍛煉,二是心態(tài)好。“單位的同事經(jīng)常講我是7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tài),20歲的肌肉。”70多歲的袁隆平,還是湖南省農(nóng)科院最近三年來的游泳冠軍。每次游泳,袁隆平總是將單位的小伙子們拋在身后,第一個達到終點。因為身體條件好,袁隆平還差點被選去當飛行員。種種機緣下,袁隆平?jīng)]有成為專業(yè)運動員或者飛行員,而是和農(nóng)業(yè)打了一輩子交道。“我做運動員被淘汰了,飛行員也被淘汰了,就回來干農(nóng)業(yè)了。”
  在婚姻方面,袁隆平可以說是“晚婚一族”。他34歲的時候結婚,夫人是他以前的學生。倆人在談戀愛之前就認識,后經(jīng)一位老師牽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結婚了。將袁隆平的高效率概括為“閃婚”。他聽后哈哈大笑:“有一天她在縣里打籃球比賽。比賽休息的時候,我就騎著自行帶她去扯結婚證了。對我們來講,比賽重要,結婚更重要。”
  美麗賢惠的妻子給袁隆平的生活帶來了溫馨和幸福。結婚時,袁隆平擺不起酒席,便拿著結婚證去商店買了許多糖果,分給親朋好友。
  作為湖南省的“名譽首富”,他的心思都撲在農(nóng)業(yè)研究上,為下鄉(xiāng)方便,袁隆平很長一段時間騎自行和摩托走村串戶,現(xiàn)在年紀大了,才換成開轎。
  繁忙的工作之余,袁隆平喜歡打撲克、下棋和唱歌來放松心情。袁隆平大學時是合唱隊的成員,專門唱低音。他喜歡經(jīng)典老歌,比如《喀秋莎》、《紅梅花兒開》。
  袁隆平就是這樣一位快樂的老人。



  你還可以電話+微信咨詢專業(yè)導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關本文的版權與免責聲明>>>
  • 打印
  • 收藏
  • 復制鏈接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訂購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預訂/付款
可以刷卡嗎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嗎
怎么進行網(wǎng)上支付
提前多長時間報名好
服務承諾
價格真實、透明、有效
有房保證
低價承諾
合同簽署與保險
需加購人身意外險嗎?
沒到前怎么簽合同
團費中已含保險嗎?
如何簽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務
能代訂長途汽車票嗎?
24小時熱線:
0744-8362888